歷史的觀念

〔英國〕柯林武德

歷史的觀念

歷史的觀念
06月05日 更新
歷史的觀念
The Idea of History
張文傑 / 何兆武
簡體
商務印書館
1998-03-01

「歷史的觀念」 百科

柯林武德(1889—1943)是英國著名的歷史哲學家。本書是他關於西方歷史哲學的代表作。全書共分五編。一、希臘羅馬的歷史編纂學。二、基督教的影響。三、科學歷史學的濫觴。四、科學歷史學。五、後論。本書爲開創和發展分析、批判的歷史哲學方面做出了重要貢獻。

原編者序

導 論

第一節 歷史哲學

第二節 歷史學的性質、對象、方法和價值

第三節 第一編至第四編的問題

第一編 希臘羅馬的歷史編纂學

第一節 神權歷史學和神話

第二節 希羅多德開創的科學歷史學

第三節 希臘思想的反歷史傾向

第四節 希臘人關於歷史學的性質和價值的概念

第五節 希臘的歷史學方法及其侷限性

第六節 希羅多德和修昔底德

第七節 希臘化時期

第八節 波里比烏斯

第九節 李維和塔西佗

第十節 希臘羅馬歷史編纂學的特點

一 人文主義

二 實質主義

第二編 基督教的影響

第一節 基督教思想的潛移默化

第二節 基督教歷史編纂學的特點

第三節 中世紀的歷史編纂學

第四節 文藝復興時期的歷史學家

第五節 笛卡爾

第六節 笛卡爾派的歷史編纂學

第七節 反笛卡爾主義

一 維柯

二 洛克、貝克萊和休謨

第八節 啓蒙運動

第九節 人性的科學

第三編 科學歷史學的濫觴

第一節 浪漫主義

第二節 赫德爾

第三節 康德

第四節 席勒

第五節 費希特

第六節 謝林

第七節 黑格爾

第八節 黑格爾和馬克思

第九節 實證主義

第四編 科學歷史學

第一節 英 國

一 布萊德雷

二 布萊德雷的後繼者

三 19世紀晚期的歷史編纂學

四 伯裏

五 奧克肖特

六 湯因比

第二節 德 國

一 文德爾班

二 李凱爾特

三 齊美爾

四 狄爾泰

五 邁耶

六 斯賓格勒

第三節 法 國

一 拉韋松的精神主義

二 拉希利埃的唯心主義

三 柏格森的演化主義

四 近代法國的歷史編纂學

第四節 意大利

一 克羅齊1893年的論文

二 克羅齊的第二立場:《邏輯學》

三 歷史學與哲學

四 歷史與自然

五 克羅齊的最後立場:歷史學的自律

第五編 後論

第一節 人性和人類歷史

一 人性的科學

二 歷史思想的範圍

三 作爲心靈的知識的歷史學

四 結論

第二節 歷史的想象

第三節 歷史的證據

導 言

一 作爲推論的歷史學

二 不同種類的推論

三 證詞

四 剪刀加漿糊

五 歷史的推論

六 鴿子籠方式

七 是誰殺死了約翰·道埃?

八 問題

九 陳述和證據

十 問題和證據

第四節 作爲過去經驗之重演的歷史學

第五節 歷史學的題材

第六節 歷史和自由

第七節 歷史思維所創造的進步

人名譯名對照表

譯後記

修訂版後記

譯後記

關於本書的作者柯林武德的思想及其史學理論的述評,已見本書的譯序。這裏只對我們在譯文中所遇到的某些技術問題作一簡略的說明。

“心靈”(mind)一詞爲作者理論中的一個關鍵性的術語。這個字也可以譯作“精神”;如黑格爾《精神現象學》或“精神哲學”的精神一字德文原文爲 Geist,而英譯則作mind。譯文中除少數地方(如有關黑格爾歷史哲學的章節)作“精神”外,其餘地方均譯作“心靈”,以期統一。

本書中的idealism一詞,通常中譯名作“唯心主義”。但此詞另有一個涵義是“理想主義”。在大多數情況,書中用idealism和它的形容詞 idealistic,系與“實證主義”(以及“實用主義”)相對而言,所以我們均譯作“理想主義”。只有少數情況,當它是與“唯物主義”相對而言的時候,則譯作“唯心主義”。

另一點特別需要提到的是:作者使用“批判的歷史學”一詞和當代一般流行的用法大相徑庭。在一般的用法上“批判的歷史學(或歷史哲學)”系與“思辨的歷史學(或歷史哲學)”相對而言。但作者使用“批判的歷史學”一詞,卻指的是一般通行意義上所謂的“考據歷史學”(或歷史考據學);他的心目中是指19世紀以蘭克爲代表而盛行一時的歷史考據學,也就是他在本書中所始終猛烈抨擊的那種“剪刀加漿糊的歷史學”(或剪貼史學)。這在用詞上也並非標新立異。因爲criticism一詞和它的形容詞critical包含有兩種意思,一般作“批評”或“批判”解,而在歷史研究中則往往作 “考據”或“考訂”解。作者在本書中使用此詞,大都是用在後一種意義上。至於前一種意義,即通常意義上所謂的“批判歷史學”,則作者特別標出“科學歷史學”一詞。“科學歷史學”是本書的中心思想,全書所討論的實際上即作者所謂的“科學歷史學”問題。對於這一用法,請讀者們在閱讀時特別加以注意,以免與通行的用法混淆。

由於作者在生前沒有來得及把本書寫成定稿,所以本書在編排上和內容上顯得頗不平衡。有些理論並沒有做出應有的詳盡發揮,甚至沒有講清楚。對他的一些基本論點的理解,翻譯過程中曾參考了作者的其他著作,尤其是他的《自傳》一書。讀者如對他感興趣的話,最好也請參閱他的其他著作,至少是他的《自傳》。當然,作者理論本身也有其重大的漏洞,乃至前後自相矛盾和風格不一的地方。這些是有待於讀者以批判的眼光加以分析的。

本書的翻譯始自1979年,其後時作時輟,直到1983年秋才最後完工;現由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以供國內對歷史哲學和歷史理論感興趣的同志們閱讀、研究、批判或參考之用。限於我們的水平,譯文中的錯誤或不妥之處希望能得到讀者的批評和指正。本書中所有的希臘文都由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葉秀山同志進行了覈對,謹在此表示衷心的謝意。

譯 者

1983年秋,於北京

修定版後記

本書中譯本原由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北京)於1986年出版,作爲“漢譯外國史學理論名著叢書”中之一種。譯文現經過重行校正和修訂,改由商務印書館列入“漢譯世界學術名著叢書”,作爲修訂本排印再版。“譯序”也嫌不能滿意,但目前已來不及改寫,只好俟諸異日。

此次校訂過程中,承友人朱本源教授多所指正,謹此致謝,並誌鴻爪;同時對商務印書館編輯部同志的熱情幫助,表示衷心的感激。

譯 者

1994年春 北京

历史的观念.mobi

(1.10MB)
05月10日

最新評論

暫無項目

與 「歷史的觀念」 相關的推薦

〔英國〕卡爾·波普爾
〔英〕阿諾德·湯因比 等
〔英國〕培根
〔英〕伯特蘭·羅素
〔美〕 威爾·杜蘭特
〔日〕 福澤諭吉
〔英〕 保羅·約翰遜

喜歡讀 「歷史的觀念」 的也喜歡讀

暫無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