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人的歷史

〔英〕 保羅·約翰遜

美國人的歷史

美國人的歷史
06月05日 更新
美國人的歷史
A History of the American People
秦傳安
簡體
中央編譯出版社
2010-04-01

「美國人的歷史」 百科

A History of the American People一書按道理說譯作《美利堅民族史》可能恰當一些,但未免太一本正經了。國內學者引用此書時有譯作《美國人民的歷史》的,我對“人民”二字向來敬而遠之,還是免了罷。作者夫子自道,說這部作品是一次“愛的勞動”(This work is a labor of love)。當然是對美利堅民族的愛(約翰遜本人是英國人),既然如此,在我這樣的俗人看來,那總該多說好話纔是。但約翰遜並不這樣。於是我們得以看到,在那些如雷貫耳的名字(包括華盛頓)背後,還有許許多多不爲人知的一面,看到了他們性格和心理上的種種弱點,甚至缺陷。

此書從英國最早在北美建立殖民地寫起,一直寫到了20世紀末,也就是克林頓時代,時間跨度大約是400年。作者儘管不是學院派的歷史學家,按照他自己的說法,他是從“後門”進入這個領域的(I entered the study of American history through the back door),但約翰遜的案頭工作應該說相當紮實,書後的Source Notes差不多就相當於一本不厚不薄的書。書的封面上印着《福布斯》雜誌的一句評語:“This audacious book is a magnificent achievement.”至於是否恰如其分,那隻能交由讀者判斷了。

評論:

書、藝術與風格(Books, Atrs and Manners)

約翰遜以一句鼓舞人心的話把美國的故事帶向了一個稍嫌突兀的結尾:“在一個成功的音符上結束這部美國人的歷史再合適不過了,因爲,美國人的故事,本質上是憑藉智慧和技巧、憑藉信仰和意志的力量、憑藉勇氣和堅持來戰勝困難的故事。”好吧,可能是這樣,也可能不是,但約翰遜的讀者不能不對他的能力留下深刻的印象:他正是憑藉智慧、技巧、信念、意志力、勇氣、尤其是堅持不懈,來戰勝敘事性歷史學家的困難。在這種通俗風格的歷史寫作上,約翰遜的主要競爭對手是他自己,而且,儘管在這樣一本書中,某些失誤和乏味的部分不可避免,但他沒有辜負他作爲一個學者和一個作家的盛名。

《美國人的歷史》一書證明了:歷史也可以是文學。

——邁克爾·林德(Michael Lind,1964~)美國作家,先後在哈佛大學、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和弗吉尼亞理工大學任教,曾任《紐約客》(New Yorker)、《哈珀斯雜誌》(Harper’s Magazine)和《新共和》(The New Republic)等雜誌的編輯或簽約作家,出版過很多部關於美國曆史、政治經濟和外交政策方面的著作。

大片(The Big Picture)

這是一部現代世界八大奇蹟之一的歷史,撰寫這本書的人可算是第九大奇蹟。在扯到美國人之前,我們不妨快速回顧一下保羅·約翰遜這個人。約翰遜曾經是一個成功的平面媒體和電視新聞記者,在不同的時期先後擔任過知識分子左翼週刊《新政治家》(New Statesman)的編輯,倫敦一份有點守舊的雜誌《旁觀者》(Spectator)的專欄作家,以及平民化的保守黨報紙《每日郵報》(Daily Mail)的犀利而直率的專欄作家。人到中年的時候,也就是我們當中大多數人開始研究養老金手冊的時候,約翰遜開始研究歷史。之後他寫了一部英格蘭民族史,一部猶太人的歷史,一部現代世界史,以及一部現時代誕生的歷史,中間作爲放鬆,他快速地研究了諸如上帝、知識分子和約翰·梅傑的保守黨政府這樣一些課題。如果這些歷史研究是輕鬆活潑的快照的話,那應該是令人印象深刻的;但事實上,他的每一本著作都是包羅萬象的全面記述,篇幅通常在800頁到1000頁之間,不僅僅是對大量歷史研究的概括,而且以輕鬆活潑、可讀性很強的散文把它打造成了一部條理清晰的敘事篇章。

——翰·奧沙利文(John O'Sullivan,1942~)。英國政治評論家和新聞記者,曾任《國民評論》(National Review)的總編輯,現爲自由歐洲電臺的執行主編,其出版的主要作品有《總統、教皇與首相:改變世界的三個人》(The President, the Pope, and the Prime Minister: Three Who Changed the World)。

最新評論

暫無項目

與 「美國人的歷史」 相關的推薦

〔美〕 威爾·杜蘭特
山姆·沃爾頓,約翰·休伊
中央電視臺《大國崛起》節目組編著
任東來,陳偉,白雪峯
〔美國〕威廉·麥克尼爾

喜歡讀 「美國人的歷史」 的也喜歡讀

暫無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