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殘遊記

劉鶚

老殘遊記

老殘遊記
05月10日 更新
老殘遊記
劉鶚
陳翔鶴 校 / 戴鴻森 注
簡體
人民文學出版社
1982-04-01

「老殘遊記」 百科

《老殘遊記》二十回,一九○三年發表於《繡像小說》半月刊,至十三回因故中止,後續載於《天津日日新聞》,原署鴻都百鍊生著。作者的真名叫劉鶚,字鐵雲,清末江蘇丹徒人,生於一八五七年,卒於一九○九年。他出身於一個封建官僚的家庭,卻無意於以科舉博取功名,懂得算學、醫藥、治河等實際學問。曾先後在河道總督吳大澂、山東巡撫張曜處作幕賓,幫辦治黃工程,得到很大的聲譽。又曾向清廷建議借外資興築鐵路、開採山西煤礦,事情雖非經劉鶚手辦成,但在帝國主義列強對我國虎視眈眈,全國人民同仇敵愾的時候,這種不惜有損主權以維護清廷腐朽統治的主張,顯見違反人民的利益和願望,遂被目爲“漢奸”。劉鶚也終因不得志於清廷,去而經商,有過多次創辦實業的計劃,最後都一一歸於失敗。庚子(一九○○年)義和團事起,八國聯軍侵入北京,劉鶚向聯軍購得太倉儲粟,設平糶局,以振北京飢困。一九○八年清廷即以私售倉粟罪加以逮捕,流放新疆,次年七月病死於迪化(即今烏魯木齊)。

《老殘遊記》是劉鶚晚年寫的一部小說,成於一九○六年。書中借老殘的遊歷見聞,對當時吏治的黑暗痛加攻擊,揭發了所謂“不要錢”的“清官”,其實是一些“急於做大官”(第六回)不惜殺民邀功、用人血染紅頂子的劊子手。客觀上幫助人民認識到對整個官僚集團是不能寄以任何希望的。這裏反映出作者同情民生疾苦的比較進步的一面。但他的基本政治觀卻是落後的,甚而是反動的。他堅決擁護封建統治,對帝國主義國家的侵略本質缺乏認識,反對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和義和團的反侵略鬥爭,這在書中也有明顯的表現。因之,《老殘遊記》是一部瑕瑜互見的書。

本書流行五十年來,擁有相當廣泛的讀者。許多人都稱道它的文字藝術,魯迅先生在《中國小說史略》中也贊說:“敘景狀物,時有可觀。”作爲一部藝術作品來看,無論在語言的運用上、在對生活的觀察上、在細節的描繪上,都看得出作者不願因襲、追求創造的精神。與晚清的同類小說相較,藝術上的成就是比較卓越的。

今年恰值劉鶚誕生一百週年,我們整理出版《老殘遊記》,既以表示對作者的紀念,也希望有助於對本書思想、藝術價值的進一步研討。

這個本子是以《天津日日新聞》本爲依據,參校了《繡像小說》的連載本、亞東圖書館本、藝文書房本,文字、標點都作了一番訂正。爲了方便閱讀,加了一些簡單的註釋。又有《二集》六回,我們據上海良友圖書公司單行本,排作附錄,沒有加註。在校勘上,有各本俱誤,我們據文意改動的個別地方,需要作一交代:(一)第十一回一一八頁“取已陳之芻狗而臥其下,必眯”句,“眯”,《日日新聞》本作“眯”,他本作“昧”,據《莊子》本文改“眯”。(二)第十七回一八二頁“卻拿狼皮褥子替人瑞蓋腿”句,“狼皮褥子”各本俱作“虎皮毯子”,與第十二、十六回所述情節不合,據前文改。(三)第十八回一八八頁“則賈家之死不由月餅可知”句,“賈家”各本俱作“魏家”,據文意改。

(四)第十九回一九四頁“你卻先到齊東村去”句,“村”各本俱作“莊”,與全書不一致,故改。

此外,書中“張宮保”、“莊宮保”,“魏謙”、“魏誠”,但爲一人而姓名錯雜,我們即以《日日新聞》本初出爲據,統一爲“張宮保”、“魏謙”。

老残游记.mobi

(514.18KB)
05月10日

老殘遊記.mobi

(303.11KB)
05月10日

最新評論

暫無項目

與 「老殘遊記」 相關的推薦

陳繼儒
馮夢龍 編,許政揚 校註
吳敬梓
吳承恩,校注黃肅秋
今何在
王統照
<南朝宋>劉義慶
幹寶,校注汪紹楹

喜歡讀 「老殘遊記」 的也喜歡讀

暫無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