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建築史
梁思成
中國建築史
「中國建築史」 百科
《中國建築史》一書就是在這種時代背景下完成的,它無疑也是當時爭取民族獨立與解放運動的歷史產物。自1939年起擔任中央博物院建築史料編纂委員會主任的梁思成,從42年開始着手編寫中國建築史,兩年後完成。這是我國第一部由中國人自己編寫的比較完善、系統的中國建築史,它的完成也實現了梁先生從20年代留美學習時就立下的夙願———“《中國建築史》要由中國人來寫”。當時就讀於賓大建築系的梁思成,看到“歐洲各國對本國的古建築已有系統的整理和研究,並寫出本國的建築史。唯獨中國,我們這個東方古國,卻沒有自己的建築史”。而日本學術界的許多知名學者也已着手研究中國建築史,並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民族的自大與自卑,皆源自對本民族歷史文化的無知。無知必然導致盲目,而盲目反過來又閉塞了人們瞭解本國曆史的視聽,從而進一步滋生無知。因此,只有對本民族的過去有了深刻的瞭解,才能站在比較客觀的立場上,產生深沉的民族自尊和自強。而建築作爲歷史文化的記錄和見證,忠實地反映了社會的政治、經濟、思想與文化。研究建築的發展史,無疑可以明白無誤地觸摸到民族歷史的脈搏。《中國建築史》正是通過客觀深刻的分析和闡述,使國人得以瞭解自己民族的過去,從而避免盲目的自卑或無端的自大,並塑造出堅實深厚的民族自尊。 客觀的分析和闡述,源自科學的研究方法和指導思想。梁思成不愧是“第一個用現代科學方法研究中國古代建築的學者”,他對中國建築有着十分獨到的理解和認識。梁先生生動地將構件、裝飾和建築單體稱作建築上的“詞彙”,對應地將構件之間、構件和它們的加工處理、以及建築單體之間的處理方法和相互關係稱爲建築上的“文法”。爲了鑽研這種“詞彙”、“文法”體系,梁思成以曾在清宮營造過的老工匠爲師,以清工部《工程做法則例》爲課本,以北京故宮爲研究標本,同時對照大量現存實物,先將清代建築營造方法及其則例弄通;在此基礎上,將宋《營造法式》與清工部《工程做法則例》這兩部“文法課本”互相比較,再通過實測宋、遼、金實物,互相印證。並以此爲基礎,由近及遠,研究宋以前的古代建築。